2024年8月12日,《中国环境报》第五版刊发报道《极端天气冲击下,如何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文章报道今年入汛以来,多地极端天气频发,加剧了农业生产的波动,多位专家就“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少减产、多丰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占明锦接受记者采访。
占明锦在采访中表示:“高温热害和低温冷害等极端天气事件会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高温热害可能导致水稻等作物提前开花,花期缩短,也可能导致水稻早熟,出现作物颗粒是空谷的情况。茶叶等作物会出现叶面枯黄,甚至植株死亡的现象。同时,高温利于病虫害繁殖及杂草生长,危害粮食安全。农民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种植需求,不仅增加了农业投入,也对土壤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低温冷害时有发生,致使农作物遭遇冻害或“倒春寒”天气,从而出现减产。
“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旱与涝的反转情况也非常极端。”占明锦以鄱阳湖流域举例,2020年,鄱阳湖流域水体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最大面积。但仅仅两年后,鄱阳湖又经历了极端干旱,萎缩到了历史最小的面积,很多地方几乎看不到湖体。“这种极端的反转,无论对于鄱阳湖的生态系统,还是鄱阳湖流域的农业都影响巨大。”
“农业讲究顺天时,气候变化不止会带来负面影响,也要看到其有利的方面,并加以利用。”占明锦指出,气候变化会使光照、温度、降水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做好研判的基础上,可以早稻早播,延长生长季节;一些种植单季稻的地区可以种植双季稻,增加产量。
占明锦说:“目前,我国的气象预报能力整体过硬,但还要在服务层面打通‘最后一米’,把预警信息有效地传递到农户手里。我们现在的服务都是针对一些大作物,例如,江西省更为关注水稻、油菜、柑橘、脐橙等主要农作物。但是有一些经济价值高、种植范围小的小众作物,例如,白茶、高山蔬菜等,气象部门很难关注到,可以通过农户购买服务或者项目合作方式,为小规模、高价值、特色经济作物保驾护航。”
“利用气象指数保险是农业非常有效的应对气象灾害的方式之一,它可以将气象观测数据换算成农业损失数据,作为保险公司理赔的依据。在此方面,广东地区做出了很多尝试和实践探索。”占明锦介绍,我国目前许多政策性保险依赖于地方经济,工业、商业大省的保障能力更强,而农业大省可能在执行层面仍有一定差距。“可以尝试一些商业保险途径,把社会资本引入农业保险政策,有效分摊农业风险。”占明锦建议。
占明锦所带领的中国气象局青年创新团队——“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团队”,致力于促进优质气候资源转化为良好经济效益,主要通过气象大数据、卫星遥感、温室气体站网及卫星等技术手段,重点研究构建气候资源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评估模型,构建江西省气候资源数据集和社会经济数据集,创建气候资源交易指标体系和机制,培育特色气候农业等,“加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力度,增强农业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文/赖芸 审核/李军